《艋舺》臺北市的發源地,今稱《萬華》,該地區最饒富盛名的廟宇非以『龍山寺』莫屬,『龍山寺』也是我常年心靈寄託的地方。難得有空北上,飯後打算跟著姐妹徒步從《貴陽街》散步到『龍山寺』參拜。
沿著《貴陽街》前往『龍山寺』的途中,經在地阿計的介紹,我這才知這附近竟然還有兩間座落在現在化建築中,頗具歷史,而且大有來頭的古廟,除非是在地人或長一輩的人,否則,我想就連現在的台北人也不見得知道這些廟宇的存在吧。
JUDYさん今天就帶大家來一趟古廟的巡禮,體驗一下這些歷史悠久、文化深遠的古廟時光之旅吧!!!
為什麼不得不提到《貴陽街》呢?!! 話說臺北市發源地的《艋舺》,最古老市街就在現今的《貴陽街》與《環河南路》口,沿著《貴陽街》往下走,首先來到『艋舺清水巖祖師廟』,俗稱『艋舺祖師廟』,主祀清水祖師,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81號。在貴陽街上有《祖師廟》的公車站牌,下車後沿著短、矮、窄兩旁為小吃店的小巷後,就可發現祖師廟的踪跡。
經過二百多年歷史洗禮的『艋舺祖師廟』靜謐的座落在車水馬龍的巷弄間,周圍道地的小吃店見証祖師廟的繁華歲月。
傳統的三川殿開三門格式,門前一對粗壯、歷史悠久的《蟠龍石柱》矗立兩旁
2010年2月上映,由紐承澤導演,阮經天、趙又廷、鳯小岳主演的電影《艋舺》,主角們所居、結義的背景地點就是在艋舺清水巖,大多數場景也幾乎都在清水巖內,甚至有不少是在祖師爺神像前拍攝。我想因為《艋舺》這部電影的賣座,才讓人們認識或喚起對『艋舺祖師廟』的記憶。
《艋舺》演員們所站的位置就是『艋舺祖師廟』的廟埕前(圖取自網站)
大台北地區有三座清水祖師廟,《淡水清水祖師廟》、《三峽清水祖師廟》、《艋舺清水祖師廟》,但這些祖師廟中以艋舺清水巖最具有歷史特色。『艋舺清水巖祖師廟』雖然腹地不大(附近違章建築林立,吞蝕原本不少舊址),但卻大有來頭,與『艋舺龍山寺』和『大龍峒保安宮』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門,現為中華民國直轄市定三級古蹟。
創建於清乾隆52年(1787年)的祖師廟,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,原有三殿,格局完整,現只餘兩殿,前為三川殿,中為正殿。後殿在咸豐三年(1853年)因艋舺「頂下郊拼」事件而焚毀,迄乞未建。現餘的兩殿於同治六年(1867年)重建,歲月流轉,多少人間故事更替,祖師廟一直迄立在此,安撫多少人們不安、飄蕩的心靈。
廟內主祀的北宋高僧清水祖師為福建安溪縣移民的守護神,臺灣民間習慣稱祂祖師公、烏(黑)面祖師、蓬萊祖師、落鼻祖師等。
據說清水祖師自幼習佛悟道,曾在蓬萊山的山巖構築一間小精舍修行,由於巖洞內之的水清澈冷冽,精舍被稱為清水巖(岩),此為「清水祖師」名稱的由來。
關於清水祖師神蹟不少,相傳清水祖師在清水巖內修行時,有鬼怪用大火將祖師燻得「面目全黑」,而祖師卻是毫髮未傷,「烏(黑)面祖師」由此而來。而「落鼻祖師」之稱,是因為傳說每當祖師廟附近有災難將要發生時,祖師的鼻子就會自動脫落下來,以警示居民與信眾。
拜殿色彩鮮艷的雕樑與歷史悠遠的石柱
正殿上方掛有光緒皇帝御賜「功資拯濟」匾額,此為清德宗光緒因清法戰爭淡水告捷,所賜予的皇帝御筆匾額。自此神蹟,艋舺祖師廟香火更為鼎盛。
《艋舺清水巖》座東朝西,占地約2,000坪,建地約500坪,原有三殿完整格局,後殿因火災倒燬,右護龍約有十分之三面積也因長沙街拓寬於1971年拆毀,現存為面闊七開間兩進兩廊兩護龍「七包三」形式的建築,兩殿間以左右廊相連中庭,兩側護龍則以過水廊連接正殿。
現存各殿棟架係1867年(同治6年)重建,此後屢經翻修,除彩繪多次外,迄今大致保持重建當年原貌,木結構建築幾乎為原物。《艋舺清水巖》整體建築仍呈現清代中葉臺灣廟宇渾厚樸拙特色與藝術水準,是臺北唯一能夠保存咸豐、同治年間建築原貌迄今者。
正殿這對粗壯的龍蟠石柱為同治七年所立(1868年);而兩側的山牆,有18世紀末、19世紀初的磚雕圖案,是廟中現存最古老的藝術品。此外,在樑架、石壁、龍柱上,也都刻有清朝的帝號年代,都是渾厚樸拙的作品,所以祖師廟曾被稱為表現清代中期最具特色和藝術水準的台灣廟宇。
左右護室以過水廊與正殿相連
過水廊旁被封存的古井
走過狹長的廟埕,即可來到車水馬龍的康定路上,附近有許多經營一甲子的道地美食,飄香四溢
座落在康定路上由牌樓往內看去的《艋舺清水巖祖師廟》樣貌
參考資訊
如何到達:
1. 捷運: 板南線龍山寺站 捷運龍山寺站一號出口右轉,沿西園路一段直行至桂林路右轉,至康定路後再左轉,步行約15分鐘即達。
2.公車 :0西左,11,205,218,229,231正,231副,232,233,234,234副,235正,242,264,302,310副,310區,513,601,62,62副,621,624,628,635,635副,637,640於祖師廟下車。
留言列表